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校园动态

  新闻动态    校园公告  

  上级文件    教育资讯  

  校办信息               
沙城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9.8—2022.7)
作者:沙城高级中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10087 更新时间:2019-10-07 17:27:56

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分析

沙城高级中学始建于1998年,2014年被评为“温州市重点中学”。2017年与省重点中学龙湾中学签约合作办学,实施名校携民校,民校变名校的战略目标。学校现占地面积54多亩,现有教职工80多人,班级18个,学生近600人。

一、发展现状

(一)办学优势

1.学校以“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学理念引领,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学校践行“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关爱好、服务好、发展好每一位学生为第一要务,并重视让师生收获幸福的体验。学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目标明、过程细、考核勤、反馈实、坚持恒。已具有二十年的办学经验,经历了瓯海区、龙湾区激烈的教育竞争,一路奋斗,坚持到今。作为一所民办学校,管理体制已经建全。并且机制灵活与时俱进。

2. 学校领导班子锐意进取,教师队伍素质优良。

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人员充足、学历达标、积极进取、潜力较大的优秀教师群体。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好,学历、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具有引领学校发展,把握全校事务的调控能力,尤其是办学二十年,先后只有两任校长,现任校长陈正直连任十五年之久,班子团结稳定锐意进取。教师队伍稳定,学校初创阶段的教师至今还占四分之一,他们以校为家,竭诚工作。

3.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实施“全员德育”策略,构建了“大德育”框架,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学校以有形活动为载体、多元奖励为机制、自主完善为目标,在德育的形式、内容、方法、手段、渠道、评价等方面精心设计,有机切入,追求实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并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每年进行举办校园艺术节,促进了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成长,成功创建了“和谐校园”、“安全校园”。

4.学校坚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课程活动平台,合理设置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以“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分层学习模式,深化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成绩稳定,曾由于办附设小学,成绩有所波动,近两年又有新的突破,学考高考成绩不断提升。

(二)存在问题

1.育人模式亟须变革,在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方面,仍有效大差距。

2.德育认识有待提高,德育品质亟待升华。

3.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极为迫切,使教师队伍由稳定化走向精英化。

4.课程建设与实施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5.聚焦课堂,进一步提高绿色质量仍是重大课题。

6.随着形势发展,教育科研过程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7.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8.学校特色不够彰显,品牌有待提升。

二、发展的宏观环境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

2.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品需求日益高涨。

3.高等教育普及化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4.经开区高中学校归属市教育局直管,竞争力更强,施展空间更大。

5.2017年6月与龙湾中学合作办学,借梯登高,进行内部管理彻底改革,前期已取得社会信任,并且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三、发展面临的挑战

1.普通高中同质化的影响和克服。

2.课程和高考的变革。 

3.传统高中名校及名校带民校的冲击和突围。

4.外部良好环境的创设和内涵发展。

5.普职高招生趋向平衡化。

6.周边高中学校教师待遇的攀升与优质生源的争夺。

综上所述,我校较之初创与发展时期,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办学实力,如果能够与时俱进把握时机,一定会有一次历史性的跃进。

 

第二部分  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要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在德育、课程、课堂、队伍建设、管理、科研等方面彰显特色,提升学校品位。

二、办学理念

近年来,我校在继承与发展、实践与创新中,确立了“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秉持“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勤奋、博学、文明、健美”的校训,遵循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求得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办学品位的发展思路,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的教育理想,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三、办学目标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现代教育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沙城高级中学办成一所高品位、高质量、有特色的优质高中。根据生源结构分析,提升沙高办学品位,这是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广大学生家长的需求,同时也是本校发展的必需。

四、具体目标

(一)学校管理创新

作为一所民办高中,本身与公立学校具有一定差异性,管理模式体制,以及理念,必须具有创新性。

与龙湾中学合作办学这是极其有利的发展契机,既为合作办学,一定要具有新型管理理念,不能与龙湾中学形成明显反差,树正气,正校风,鼓起士气。争取成为龙中甘与我校为伍的合办者。

在原有的管理理念制度上,大刀阔斧加以改革。参照龙湾中学的学校管理理念与制度,切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二)教学必须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贯彻新高考理念,优化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评价制度,积极完善和实践 “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的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特别要努力与龙中接轨,找差距,重实效,循序渐进。从自身实践出发,逐步提升教学水平。不能盲目套用龙湾中学的教学模式,毕竟生源质量悬殊。第一步提升高考升学率,第二步提升高考本科率,第三步突破高考重点率。

(三)师资逐步优化

铸造一支“师德风范高尚,知识功底扎实,教育业务精湛,教学一专多能、身心素质良好”师资队伍。号召全体教师勤努力,严要求,明确目标,争取成为一流教师。与龙中教师相比,输于生源差距,不逊于教学能力。力争民校出名师,名师出名校,扩大社会影响力。

(四)学生循序发展

我校学生尽管起点低于龙中学生,但要通过教育疏导和激励机制。鼓起本校学生奋起直追的勇气。苦学习,敢拼搏,树立大志,力争出现龙中式的高分生。不能一大批,力争有几个。在学考A率,高考本科率方面有显著提升。

总之达到:校风正、教风正、学风正,争取成为民校中的名校。

 

第三部分  实施策略

“德育建设”、“课堂教学”和“师资队伍”为关键要素,以课程设置为统领,实施德育领先行动计划、课程丰实工程、教学攻坚行动计划和师资优化工程,以项目实践为推进,以高效、有序的管理和后勤保障为整合各要素的纽带,立足并落实学校发展规划。

通过课程设置和项目实践,围绕“科学求真、人文至善、和谐精美”这个核心,打造“德业兼修、形神兼备、人文科学互融”的现代学校,培育“质朴大气、善思有为”的优秀学子。

确立目标之后,一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各项具体计划。

一、实施德育领先行动计划

(一)出发点

1)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德育课程体系,大力推进温暖教育。

2)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3)优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模式。

4)争做温暖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能敬岗爱生,学生能够尊师好学。

(二)实施策略

1.在课程建设中丰富德育内涵。有效开展社团活动,使学生能够有特长发展,同时从学业发展逐步趋向生源规划。

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基本德性与价值体系的构建,主要依托于课程。本规划期内,围绕打造“德业兼修、形神兼备、人文科学互融”的现代学校,培育“质朴大气、善思有为”的优秀学子。在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尝试将显性与隐性德育课程相结合,在继续完善已有德育课程(社会实践类、自主参与类、项目研究类)的同时,着手构建仪式教育类德育课程与主题活动类德育课程,以期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德育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

社会实践类德育课程:强调体验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生活,完善道德规范,升华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品质。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等。

自主参与类德育课程:以学生俱乐部为载体,强调突出“自主”,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形成学生可持续的“自我教育”能力,进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宗旨。

项目研究类德育课程:以教师指导下的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展开。每学期由德育处提供课题项目,教务处做总辅导,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选题,学生也可以自己另外选择课题申报。课题确立后,学生课题组聘请相关任课教师具体指导,共同研究完成。通过师生共同进行项目研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价值判断能力。

仪式教育类德育课程:将升旗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等课程化,主题系列化,内容模块化,形式多样化,在提升德育效果的同时,激励学生彰显个性。

主题活动类德育课程:将文化艺术节活动、体育节活动、迎新活动等课程化,时间固定化,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构思、组织及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雅的文化品位、健康的体魄等。

2. 在转变学生管理模式中提升德育工作效率。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成长的主体;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是非观,较强的独立意识与自主愿望,把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给他们以自强发展的广阔天地。在本规划期内,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将尝试践行“三自”(自我设计、自主管理、自主成长)成长理念,通过搭建三级平台(学生会、班委会、合作小组),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验成长的快乐,进一步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完善自我。

3. 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模式的优化中提升德育实效。

落实班级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及校园文化在行为规范教育中的隐形价值;强化全员德育理念,优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增强行为规范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寓教于乐。完善课程建设,提升行为规范教育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环境)——课程(载体)——制度(保障)”三位一体的行为规范教育模式,提升德育实效。

4. 在师德师风强化工程中提升德育工作保障。

积极开展以“爱心、责任、奉献”为核心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不断强化新时期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生态素养为重点,开展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和生态素养的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与育人能力的增强。

5.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落实专职的心理教师,建设了心理咨询室,组建专门的研究队伍和管理机构,编撰了心理健康小报。通过“七个一”为载体的心理教育活动,即一室(心理咨询室)、一课(班级隔周一节心理辅导课)、一箱(“心理咨询”信箱)、一队伍(心理教师队伍)、一报(沙高心理导报)、一广播(“知心细语”广播)、一讲座(“青春漫谈”讲座),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用爱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触及学生灵魂,传输给学生正能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做好检查督促。

(三)达成标志

1.2018学年初步完成德育策略的理论架构。

2.2019学年完善相关心理教育设备实施,组建专门的研究队伍和管理机构。

3.2020学年仪式教育类德育课程与主题活动类德育课程初具雏形,完成课程标准的修订与教材的编撰。

4.2021学年完成《沙城高级中学教师德育工作手册》的制定。初步建构起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特别是适合“质朴大气、善思有为”素养培育班级管理模式。

5.打造德育模范班、表彰一大批优秀德育工作者。

二、实施课程丰实工程

(一)出发点

1)在完善各类课程并贯通各类课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序列。尤其是选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走班制的实施创设一个有利前提。尽快适应新高考,并在新高考中创出新特色。

2)力争申报市示范性特色学校,三年内力争进入市二类学校B类行列。

(二)实施策略

1.探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操作途径。

本规划期内着手开展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相关工作。一方面,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外围分析,即对学校生源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通过教师课堂观察、学生个人自述、学生访谈和座谈、学生问卷、家长访谈、学生作品等方式和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困难、对教学的满意度和希望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整合,勾勒出学生学习需求剖面图。针对学生学习需求,结合学校及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校本化的课程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形成实施细则。

2. 构建“文化主题校本课程”序列。

文化主题校本课程是以“文化”为主轴,融合语文、政治、历史、地理、艺术、美学、英语、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体育乃至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而形成的一门跨学科的拓展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校本课程。该课程具有主题性、综合性、开放性三大特征,旨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合理设置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科学设计课程的组合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中,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从规范化、信息化、多元化、持续化四个方面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建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课程服务。

3.高质量做好课程建设。

认真对照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建设要求,以及新高考的“选考”特点。2018年底前确定省课程基地培育项目,学校将加大投入,高标准投入,为创建市级示范性特色学校建设,创造必要的硬件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名师支撑学校教育教学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建设人机互动、自主测验的教学用具、设施设备和教学场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有效学习的内生机制的产生。同时,通过课程建设,引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进一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

(三)达成标志

1.2018学年初步确立和统一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理念;2019学年初步完成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细则。

2.2020学年完成文化主题校本课程各模块课程标准的修订, 2020年完成各模块教材的编撰,2020学年完成课程的全面构建,进入正式实施。

3.2021年完成对现有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的梳理和评价工作,确定3-5门重点建设课程;2021学年完成重点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2021学年完成重点课程教材的编撰,确定实施规范。

4.2021学年完成各类课程之间关系的梳理,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序列。

5.本规划期内出版5-8校本教材。

三、实施教学攻坚行动

(一)出发点

1)教师教学行为由控制性教学行为转向整合性教学行为,做温暖教育者,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2)进一步完善和实施 “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以此作为 “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载体。

3)合理完善“走班制”,达到走而有序,走而有效。

4)贯彻合作学习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实施策略

1.以“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为基础,丰富我校课堂理念,彰显学校特色。

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与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时代内涵与校本内涵,归纳“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概括“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基本特征,丰富学校的课堂理念、教育理念,更好地体现学校特色。

2. 建构校本化的“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课型,形成“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评价标准。

探索“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积极学习模式基本课型,即以教研组落实有效教学为基础,鼓励各教研组、备课组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自习课等课型,系统构建具有校本和组本特色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其次是围绕质量改进教法,推动“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积极学习模式有序展开,即按照提高教学准备、学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后辅导等环节有效性的要求,正确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研究教材,做到准确把握;研究教法,做到科学合理;研究学法,提高学习效率。第三是围绕质量强化管理,保障“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积极学习模式扎实进行,即通过专题攻关、校本教研、反思对话、固化成果等方式,扎实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发学生学习智慧,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与学习行为,在教师精心建构的“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习得智慧的学习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形成智慧的价值取向,铸塑完整的智慧人格,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

4.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做温暖教育者,促进教师专业创新发展。

加强对课标解读、学情摸查、学案设计、小组探究等环节的研究、评价。通过优秀教师引领、示范和评学案、检目标、观课堂、思成效等途径提升“模式”实效水准。通过实验课观摩、专家点评、阶段研讨、学术沙龙、教学反思、汇报交流、课堂练兵、教学征文等一系列的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的实践活动,保障课改推进。通过龙头课题整体引领,专项课题灵活实践,研究成果及时推广等教育科研手段,不断深入开展改革实践。创建校本化学案,通过备课组学案,发挥集体智慧开展精品导学。

5.走班制是新高考下的新的教学班制。必须经过学生客观选科,老师科学指导,学校宏观调控。然后建立适合教学的选考班。同时要加强非走班自习学生的管理,并且穿插语数外三科的基础补习。

(三)达成标志

1.2018学年完成“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校本内涵的描述。

2.2019学年完成“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评价标准的制定。

3.2020学年初步形成“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课堂积极学习模式”的建设策略及文化主题课程的有效课堂模式及其呈现形态。

4.学校教学模式达到符合学情、符合考情,并且成绩稳步上升。

四、实施师资优化工程

(一)出发点

1)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教师梯队,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结构。

2)9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70%以上的教师能兼教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

形成一支中、高级职称比例协调、年龄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

教学水平、师德师风不逊于龙湾中学教师,并且打造出学者型和专家型的骨干教师。

(二)实施策略

1. 继续加大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力度,营造良好的教师工作与成长环境。

实施凝聚力工程,建立和谐校园;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学校人事制度,为优秀人才营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坚持依法办学,营造公平合理竞争的学习工作环境;确立“人才强校”战略,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人尽其才的大环境。完善校内职称晋级、职务晋升的常态竞争机制。实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任课循环机制,给每个老师展示的机会。荣誉待遇双激励,创出名师,留住名师。

2.制定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激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根本动力,教师有了自我发展的意识,才会有持久的发展动力。通过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使他们明确自身的优势,增强自我发展的信心,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分析目标达成条件缺失,找到努力的方向,从而确立三年奋斗目标和年度奋斗目标。

3.全面提升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加强学科领军人物和名师队伍的建设。

实施“三级梯次队伍培养”工程和青蓝工程,在教师个人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名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个层次培养及管理,跟踪考核到人,实施自主发展、评价激励并举的各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大实施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力度,形成特级教师(正高级高级教师)、学科(德育、教育科研)带头人、教学(班主任、教育科研)能手、教学(班主任、教育科研)新秀组成的骨干教师梯队。

4.成立“青年教师研究会”,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成立青年教师研究会队伍,更好发挥青年教师研究会的平台作用,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教育和教学特色,造就更多的教育教学新秀,建设沙城高级中学的学科带头人。名师后备队伍。与龙湾中学骨干教师拜师结对,每年新聘年青教师,先在龙湾中学培训半年,然后再上岗任教。不致于新老教师更替中出现断层。

5.成立“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组”,促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组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组”,引领学校教师实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与教育环境创新。着力培养三类骨干教师:一是在常规教学中能够发挥带头作用的,如教学能手、把关教师等;一是在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如优秀班主任等;一是在教研和科研中发挥带头作用的,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目前有利条件是龙湾中学的骨干教师在本校撑起教学大梁,并能够在教师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6.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和宽度,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围绕课题研究,采用专题讲座、“我的成长”等教育故事交流、师徒结对、问题研讨、个案分析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建议教师读指定理论书籍和篇章,提倡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来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拷问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的技艺。在此基础上,督促教师写出更多更高档次的教育教学论文

7.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组建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组建专门的心理教师队伍。提供必要场地保障和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购买各种心理辅导硬件设施。

1)心理咨询室建设。落实专职的心理教师,建设心理咨询室,组建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面向学生撰写心理健康教育小报,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健康广播。

2)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建设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完善危机干预体系。

3)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体系建设。每班每隔一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每个学期开设主题明确的“青春漫谈”心理健康讲座。

4)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周。每个学年第二学期开展心理活动周,举办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我校将通过“八个一”为载体的心理教育活动,即一室(心理咨询室)、一课(班级隔周一节心理辅导课)、一箱(“心理咨询”信箱)、一队伍(心理教师队伍)、一报(沙高心理导报)、一广播(“知心细语”广播)、一讲座(“青春漫谈”讲座),一活动周(心理活动周)等,用爱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触及学生灵魂,传输给学生正能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达成标志

1.2018学年组建“青年教师研究会”和 “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组”。完善实施名特教师津贴考核奖励制度。

2.每年评选每年开展一次 “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学标兵”、“十佳科研标兵”和“十佳服务标兵”的评选表彰。

3.到2020学年,学校通过培养温州市、温州市教学(班主任、教育科研)新秀1-3人,温州市、温州市教学(班主任、教育科研)能手2-5人,温州市、温州市学科(德育、教育科研)带头人2-3名,温州市、温州市名师1-3人,特级教师、正高级高级教师1-2人,保证各学科有1名温州市教学能手以上的名特优教师。

4.到2021学年有竞赛活动的学科有3名以上有事业心、荣誉感、甘于奉献的学科竞赛主教练或学科活动、学生活动辅导教师。音、体、美等学科各有2-3人带出市内有影响的学科特长生队伍,各学科每年至少有1-2项项目获市以上奖励。

5.到2021学年9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70%以上的教师能兼教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

6.规划期内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30%左右。

 

第四部分  整体达标

经过上述计划的落实后,我校逐步实现几个方面的理想达标。

一、管理制度

1.本规划期间教职工对学校认同程度高,干群关系和谐,管理的整体功能较好,形成民主公正的管理氛围。

2.2018学年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成为沙城高级中学的符号、气质、精神、文化、传统,形成师生适应未来发展的精神与价值追求。

3.2019学年完善《沙城高级中学校章程》和《教师职工工资改革方案》等制度文本,校务制度公开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4.2020学年完善学校扁平化管理制度。实施校行政部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任期聘任制,引进考核激励机制。学校形成科学化,具有竞争实力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教育科研

学校教育科研的(开发)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必须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018学年完成兼职科研员队伍的组建,形成科研的中坚力量。

2.2019学年完成并实施科研情报与档案管理制度。制定课题研究手册

3.2020学年所有教师都制定个人教育科研计划;年轻教师教育科研实行导师制,聘请校内外有丰富教育科研经验的教师为教育科研导师,定期指导年轻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4.本规划实施期间有1项省级及以上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有2项市级以上的研究课题;教研组、年级组有教科研课题,所有教师都有个人研究专题,80%的教师每年有研究成果,年均有20%以上的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或在省级论文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和市级论文竞赛一等奖。

三、特色建设

在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科技、艺术教育见长的学校特色。
    保持科技、体艺特色,动态调整科技、艺术类校本课程,催生新的特色项目,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和审美素养。

开发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需求的艺术拓展领域,结合教师特长与学生需求,完善多样的艺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系列,增强初中阶段综合类艺术课程和高中艺术欣赏课程,拓宽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审美素养。进一步加强校健美操队、合唱团、书画团和舞蹈队的建设。发挥区学生重点艺术团队的引领作用,加强日常管理,提升训练质量。

1. 2018学年建立学校特色建设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

2. 2019学年完成学校体艺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和编制工作。

3. 规划期内积极参加市体艺大赛等各类竞赛并获奖。

4.规划期内每年组建校篮球队、合唱团、书画团和舞蹈队并获奖。

5、选拔对艺术有兴趣、有基础、有潜力的学生,制订系统的艺术特长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艺术教学和专业指导,切实提升艺考生的重点本科率。

6.联合借助校外资源的专业力量,进一步加强校健美操队、合唱团、管乐团或民乐团、书画团、舞蹈队等学生社团建设,通过训(排)练、展演、比赛等,打造学校体艺类办学特色,提高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总之,在三年之后,圆满实现规划主目标。管理成效以及教学效果出现重大提升,力争进入市二类。

 

第五部分  发展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校长室、工会、各中层科室相关人员组建学校发展三年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依据“全面发动、全员参与”的工作原则,确立“定人、定岗、定目标”的工作要求,形成“上下联动、系统推进”的工作局面,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实施。为学校发展三年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组建与龙湾中学合作办学机构,及时调控学校规划,达到与时俱进,有效发展。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壮大服务力量。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教师队伍的主体意识;抓好业务培训工作,提升服务能力;抓好绩效背景下的工作考核,增强教职员工工作的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

3.积极争取财务支持,大力推进基本设施改造工程。通过基本设施改造,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重塑学校形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财务支持,大力推进基本设施改造工程。通过基本设施改造,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重塑学校形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使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在高位水平。

4.项目引领。根据学校发展三年规划建设规划,确立项目,分解目标。加强理论学习,立足行动研究,边学习、边研讨、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水平,保障项目的有效实施。

5. 重视宣传引导。注重学校文化形象的策划和宣传,努力把具有学校鲜明特征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追求的发展远景。重视办学成果、办学特色的总结、宣传和展示,培育优质特色品牌,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沙城高级中学优质特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6.整合资源。学校将加强对外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广泛理解、认同和支持。加大与各级领导和政府各部门沟通的力度,争取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我校办学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高校、各兄弟学校的沟通和联系;加大与学生家长、社区和校外资源基地的沟通和联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育人的合力;加强与历届校友、社会贤达、热衷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的沟通和合作,争取他们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使学校走向开放型、公共型的教育之路。

7.重视过程,加强评价。成立学校《规划》评估小组,组成由主管部门、教育专家、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代表广泛参与的评估机构,全面、客观、真实地进行评估。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各部门、各学科、个人要进行分解,分阶段制订出较为详尽的落实方案,以保证《规划》内容落实到位。

8.逐步完善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的现代化学校教育体系建设,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以师生为本,创造智慧的办学模式、教学环境和管理手段。

 

建立阶段性自评机制,各部门、各学科、个人每年对照《规划》进行一次自主评价,确保学校分年目标顺利实现。

目标既定,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通过艰辛努力,我们的预期目标一定会如愿实现。

 

沙城高级中学

0一九年一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校长信箱  |  校讯通  |  学籍管理  |  校本资源库  |  在线报修
版权所有?温州市沙城高级中学  网警浙ICP备16033677号-1岗亭
地址:温州市沙城镇横塘路63号(四甲)地理位置(点击查看地图) 欢迎光临!您是第 7532024 位访客! 技术支持:提亚网络科技